close
學校課程 |
實有課程 |
外顯課程 |
正式課程 |
領域學習節數(國文、數學、音樂、體育、美勞、選修、必修等七大學習領域)、彈性學習節數。 |
非正式課程 |
各類校內外比賽、運動會、班(週、朝、晨)會、導師時間、畢業典禮、社團活動、晨光時間、打掃活動、聯課活動等。 |
|||
潛在課程 |
身教、境教(EX:孟母三遷)、比馬龍效應(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越高,通常他們的表現就越好)、環境設施、學校文化、校園氣氛、上課氣氛、校規、教科書中的意識形態、教師人格特質、學生的學習經驗等。 |
|||
空無課程 |
學校課程中通常被忽略不教的「性教育」、過去因政治因素始終未將「二二八事件」納入教材的部分、應該教而學校未教導學生的「民族素養」及「品德教育」。 |
重要概念補充:
1.學校課程總體分二:1. 實有課程 2.空無課程(不等於空白課程),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合稱外顯課程。而潛在課程又稱內隱課程、隱性課程、隱蔽課程,與外顯課程相對。
2.空無課程又稱懸缺課程、隱藏課程、虛無課程(很重要!考試的選項通常會放別稱),指的是學校教育中應有而未有的課程,由艾斯納(Eisner)提出,主要在探討學校不教什麼,產生了什麼結果。學校不教什麼和學校教什麼,同等重要。
3.舊稱課外活動,即正課以外或教室以外的活動。因過去這些活動多未列入課程表內,故稱為課外的活動,在大學則常稱為社團活動。民國五十一年國民學校課程標準中,將聯課活動正式列為課程(但是就課程結構的定義而言,聯課活動被分為非正式課程),每周八十分鐘,稱為團體活動,以示重視此項活動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